中國男籃雖敗猶榮,硬仗精神歸心
來源:24直播網2025-09-09 07:39:00**中國U16男籃亞洲杯之旅**
在昨晚的U16男籃亞洲杯決賽中,中國隊以58比85不敵澳大利亞隊,遺憾獲得亞軍。然而,這并不意味著失利就是終點。澳大利亞隊此次實現了前所未有的“四連冠”壯舉,賽事的兩大中國小將——張懿趙杰與張子一成功入選了賽事最佳陣容,這也標志著中國年輕籃球隊伍的潛力和實力正在迅速崛起。
更值得一提的是,這支隊伍已提前獲得了2026年U17男籃世界杯的入場券。在一個月前的成年國家隊比賽中,他們在吉達的亞洲杯與澳大利亞的決戰中,僅以1分的差距未能取勝。但這兩支不同年齡層的中國隊都展現出了令人矚目的“球隊氣質”:他們敢于拼搏、敢于承擔、敢于在激烈的對抗中尋找突破。
在小組賽階段,這批年輕球員的表現尤為出色。他們首戰便戰勝了東道主蒙古隊,隨后又戰勝了馬來西亞隊。在面對韓國的比賽中,一度落后8分的情況下,他們成功翻盤,三場比賽凈勝分高達+130分,直接鎖定了小組第一的位置。四分之一決賽中,他們以84比69戰勝了巴林隊,半決賽則憑借末節的一波14比0,成功壓制了新西蘭隊,時隔八年再次進入決賽。
盡管決賽的失利分差顯得刺眼,但重要的是從比賽中找到了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。例如在命中率、兩分球、三分球以及罰球方面,我們與對手存在差距。但我們看到,當對抗開始時,我們的終結能力和外線投射未能跟上,體能下滑時的進攻選擇也變得困難,特別是在“白撿分”的犯規與罰球方面未能把握住機會。這些方面,唯有通過不斷的訓練才能得到提升。
當然,這支隊伍并非單打獨斗,而是團隊作戰的典范。張懿趙杰場均貢獻了16.2分、4.5個籃板和4.5次助攻,展現出了全面的能力;張子一在內線也有著強大的存在感;而陳昱休則在場上掌控著節奏。更重要的是,賽事最佳陣容的兩名入選者已經證明了官方的評價是準確的。
從團隊層面來看,最打動人的三點:一是在高強度對抗中尋找解決辦法的能力;二是角色定位的日益清晰,外線和內線的配合默契;三是明確的階段性目標和穩定的比賽策略。
與成年隊在吉達與澳大利亞的激烈對抗一樣,U16隊也與澳大利亞隊進行了一場勢均力敵的較量。許多球迷說“又是澳大利亞”,但這也成為了進步的催化劑——若想提升自己的上限,就必須面對高水平的對手挑戰,而澳大利亞隊正是中國男籃當前最現實的挑戰。
接下來,針對隊伍的“強度—效率”轉換問題,應加大訓練強度,使投射、終結和罰球在高強度訓練中形成肌肉記憶。同時,應盡快安排與歐洲隊伍的熱身賽,以適應更快的對抗節奏和更高級別的防守手段。長期來看,應繼續深化體教結合的戰略,確保U系列比賽的高質量進行。期望在未來的每一代梯隊中都能看到“會打硬仗”、“會處理關鍵時刻”的能力。
從這批孩子身上,我們看到了久違的狠勁兒和斗志,也希望管理層和教練團隊能明確他們當前需要補強的方面。期待在U17男籃世界杯上,我們能看到更加膽大心細、技術更加精湛的中國隊。
原標題:《兩次挑戰澳大利亞男籃 中國男籃展現“會打硬仗”的精神》
作者及來源:本稿件由解放日報的姚勤毅撰寫,欄目主編為陳華。
CBA新季,8隊擺爛,實力分化明顯